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議題模擬及文獻閱讀】樂齡多寶閣多元化社區分享平台

標題:樂齡多寶閣_多元化樂齡社區分享平台

組員:
18024101 王佩貞
18024104 林益如
18024105 張雅棋
18024107 黃瀅伃
18024109 王錫恩
180241 馮煜凱

【主題定位
樂齡社交/經驗共享/資源交流/活動推廣

【製作概念】
每個人在他的生命中,皆有屬於他最珍貴的人生經驗、夢想,以及回憶。藉由與他人的分享與交流,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並透過數位媒體的資訊整合。能帶領社區銀髮族,在共同的空間,配合不同的主題內容,做分享交流與紀錄(每一次的主題可讓學員們在活動中共同討論提出,並於協作平台上定期發布)

【數位媒體系統功能面】
1.會員登入
2.重要活動資訊、
3.當期主題公告、
4.電子期刊、
5.活動報名系統、


案例分析
1.    樂齡行動導航平台 介紹:針對樂齡族群製作的定位系統,可以使用你的手機號碼或是電腦IP去定位, 連結:http://age-friendly.taichung.gov.tw/
2. 文創之都_台中市視界網 連結: http://vod.taichung.gov.tw/ct.asp?xItem=163625&ctNode=6665&mp=1
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連結: http://www.ncfta.gov.tw/ncfta_ce/c03/program.aspx
4. 大學圖書館數位保存與典藏發展策略:以台大圖書館為例 http://www.lib.ntu.edu.tw/General/publication/univj/uj10-2/z-sc20-01.pdf
5. 資訊架構應用於音樂數位典藏教育網站設計之研究以李泰祥兒童音樂教育網為例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gj6q4j/record?r1=5&h1=2
數位典藏的功能包含了教育層面,使用者要能夠從中獲得教育的意涵,需要因應教育特性,思考音樂數位典藏內容做為教學場域的輔助工具,在質的轉換上,需要注入哪些元素,在網站架構上需要進行哪些結構性的調整,才能吸引教育者來造訪與利用。本研究以李泰祥兒童音樂教育網做為研究個案,以數位典藏內容為基礎,利用資訊架構概念,探討音樂數位典藏內容要轉化成教學場域工具時,所需要具備的元素為何?

本研究採用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兩種研究方式,研究對象以音樂教師為主,問卷調查自民國101427號至523號為止,發出問卷邀請為9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45份,依研究問題性質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論為:
(1) 網站內容應結合教學目標進行單元化設計。
(2)
音樂數位典藏教育網站資訊架構建議。
(3)
應用資訊架構建置網站有助於提升使用者對網站利用之滿意度。

6. 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消費者對銀髮族手機之使用意願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消費者對銀髮族手機的使用意願,並討論消費者對手機業者設計的諸多功能的偏好程度,以作為廠商未來推出新款手機時可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依據。本研究提出延伸性科技接受模型,結合知覺價格與科技接受模型,以實證消費者對銀髮族手機的使用意願。採用SPSS 12.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使用方法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敘述統計與路徑分析等。研究結果發現,認知有用性、使用態度與知覺價格對使用意願有顯著正向影響。本研究所提出之延伸性科技接受模型解釋力達56.2%,研究結果顯示加入知覺價格可提高消費者對銀髮族手機接受度的解釋能力達14.6%。消費者對銀髮族手機的功能偏好,依序為SOS 求救功能、螢幕超大字體、超大按鍵、超大來電鈴聲與快速撥號親情鍵。

7. 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
一、  提供老人心理輔導管道
二、  開發科技提供多元接觸
三、  擴展社區老人活動
四、加強資訊宣傳管道

8. 雲端服務模式探討:以銀髮族居家安全健康互動雲端服務為例

9. 生命盡頭的駐足回首-從社會建構過程探討台灣當代老年之生命意義
一、台灣當代老年生命意義的三大屬性與六項奠基面向
(一)台灣當代老年生命意義的三大屬性
本研究中訪談對象所呈現的主觀生命意義包含三大屬性,分別是:對自我付出的肯定、自我期許,與宗教信念等所形成的生命意義。
(二)台灣當代老年生命意義的六項奠基面向
本研究中訪談對象所呈現的主觀生命意義之奠基面向有:事業與家庭的成
就、對社會的貢獻與否、一生秉持的處事原則、宗教信念的追尋與實踐、對未來

企望的動力、對健康的體會與渴望等。

QFD

心智地圖